眼球支付,噱头大于实用?

1 楼
人类的支付手段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最早的网上支付,流程复杂,消费者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银行办理各种手续,网站注册的时候也需琳琅满目的验证,更重要的是安全问题,使得消费者根本不愿意把钱放到支付软件内。在这样的背景下,消费者常常因支付流程注册复杂而中途放弃,有些消费者看重了商品,但苦于支付软件内没钱,而选择放弃,要知道网上购买的东西大都不会太紧急,不是医院看病买药,也不是买婚房,如果没有流畅好用的支付手段,消费者是绝难耐着性子购买一个“不太需要”的商品。

  早先的网络支付基本只存在于电脑上,全部过程被限制在一块显示器前,形式非常单一,几乎成为电商发展的命门。随着移动互联网大热,网络支付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屏幕前,传统PC,智能手机、平板甚至电子手表都可以作为网络支付的载体,形式也变得丰富起来:

  现在,比较潮的支付手段应该是指纹支付,因每个人的指纹唯一且能随身携带,省去了消费者诸多的麻烦,我们甚至都不用花心思记住自己的密码,学生时代“浑身是卡,满脑袋是密码”的时代再不会重现。去年,阿里斥资1亿元收购一家眼球识别技术公司,正在积极研究眼球支付,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手机摄像头扫描眼睛而完成支付,鉴于人类的虹膜和指纹一样,属于单人独一份,故安全性可以保障,事实上,相关测试显示,虹膜扫描技术的准确率高达99.8%。此外,日本公司已推出全球首款支持眼球支付的手机,世界范围内的一些大型银行,都准备让高端客户登录眼球支付软件,以提高支付的安全性和多样性;对普通人来说,眼球支付可能还比较陌生,但从现在的技术、资本支援团队来看,眼球支付有望成为继指纹支付之后,又一个“主流”的支付手段。

2017-05-24 09: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