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新”在哪里?

1 楼
新的课程功能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质量观。
1
、课程的功能观:从“大课程”的观念来构建新的课程。教的过程、学的过程和评价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强调: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2
、教学观:是一个信息和情感交流、沟通,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
、教师观: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和建设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在与学生的关系上是平等的,是平等中的首席。
4
、学生观:学习的主体,人格独立的人,有个体差异的人,个性丰富,富有潜力的人。
5
、质量观:实现由“以分数为标准”到“以每个学生德、智、体等诸方面素质与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为标准”的转变,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二)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创新
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1
、自主学习: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能学、想学、会学,坚持学。(相对于被动学习)
2
、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和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相对于个体学习)
3
、探究学习: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相对于接受学习)
(三)评价创新:
1
、评价内容多元化。不仅重视语言能力与数理逻辑能力评价、也要重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评价。
2
、评价方式的多样性。除笔试外,口试、答辩、操作考试、听力考试、过程档案记录(成长档案袋,科学、艺术活动夹)、鼓励性评语、预测性评语等等。
3
、过程与结果评价并重。过程评价主要在于促进发展,结果评价则有比较明显选拔甄别功能。
4
、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
2016-07-14 14:17:04
lqwb23
2 楼
新的课程功能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质量观。
2016-07-14 14:1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