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社会经济的发展使美貌成为一种商品。既然爱美是天性,那么就有人愿意用其他东西来交换它。在当今这个社会,美丽的交换价值被过度开发,市场竞争和社会舆论导向都促成了美貌的商品化。比如时尚产业、文艺界、传媒和服务性行业,模特、演员、主持人、服务生,多半都需要长得漂亮才受青睐,因为看的就是形象。此外,在其他行业,美也成为商品的附加值,比如产品外形的设计和包装,商业环境的修饰,职员的形象,都直接可以产生商业价值。当然,美的价值交换只局限于一部分行业,在另外一些行业和工作岗位,是否美貌并不重要,比如工程师、软件开发、基础科学研究,等等。在大学里,美女多集中在社会科学专业,理工科专业女生较少,美女就更少,也是同样的道理。
第三,社会发展和生活的快节奏使得以貌取人成为普遍现象。在20 年前,用人单位对人才的了解是通过传统的渠道进行的,包括个人档案、原单位的评价推荐等,而且由于人才的稳定性,单位有足够的时间在实际工作中对人才进行评价。在这种模式下,对人的了解应该说是全面而深入的不容易受外表的单一影响。
现在则大大不同,求职开云网页版登录入口,开云(中国)是一种个人行为,人才流动频繁,用人单位对人的认识过程快餐化、表面化,没有充分的时间和可靠的渠道对一个人进行全面客观的了解,这种变化趋势导致人际交往中刻板效应、首因效应的作用明显增强。刻板效应是指仅根据自己对某一类群体的固定认知模式主观地评价属于该群体的某个个体,比如认为北方人豪爽南方人精明,名牌学校毕业就一定聪明能干,衣着得体就一定有良好的素养,等等。首因效应是指根据最初的一次或几次接触就形成对一个人的印象和评价,并影响到后续的相互交往。我们都知道相亲时一定要精心修饰自己的形象,否则第一次见面印象不好后面就没机会了,求职和社会交往中这种现象也不少,大家都挺忙,见面不容易,感觉不好就不会继续深入交往。这两种效应,外形好的人都是占优势的,因为美丽的外表一眼就看得见,而内在的才华和美德需要一定的条件和时间才能被别人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