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发放年终奖是用人单位的一种自主行为,目前的法律、法规并无要求用人单位发放年终奖的具体规定。故一般来说,“年终奖”的计算应根据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P>
<P>如果劳动合同或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中有明确规定,则用人单位必须按照约定或规章制度发放。当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与劳动合同的约定相抵触时,《<A href="http://law.51labour.com/lawshow-71564.html" target=_blank>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A>》第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与集体合同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不一致,劳动者请求优先适用合同约定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故必须按对劳动者有利的原则处理。如果劳动合同或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中均没有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不发,也可以根据本年度的综合经营状况以及劳动者个人年度工作表现,决定是否发放“年终奖”。</P>
<P><STRONG>休法定假应照发“年终奖”</STRONG></P>
<P>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均属于法定假。根据《劳动法》、《<A href="http://law.51labour.com/lawshow-84457.html" target=_blank>劳动合同法</A>》、《妇女权益保护法》、《<A href="http://law.51labour.com/lawshow-79964.html" target=_blank>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A>》、《<A href="http://law.51labour.com/lawshow-43832.html" target=_blank>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A>》等的规定,劳动者在休法定假期间应视为正常出勤并支付报酬,用人单位自然也就必须全额支付“年终奖”,而不得扣除。</P>
<P><STRONG>提前离职也该拿“年终奖”</STRONG></P>
<P>如果劳动合同或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中,有确定的“年终奖”数额,那么离职劳动者也应得到相应的“年终奖”。如果劳动合同和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都未规定“年终奖”,但事实上已发“年终奖”,用人单位也必须向离职劳动者发放。从司法实践上看,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法院同样会支持此类离职劳动者按照在岗时间,得到一定比例的“年终奖”。</P>
<P><STRONG>未满一年也有“年终奖”</STRONG></P>
<P>《劳动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即只要劳动合同中约定了“年终奖”或是用人单位已制定发放年终奖的具体办法,且新进入、未满一年的劳动者确已付出相应劳动,用人单位就必须按约定或比例向其发放“年终奖”。</P>
<P><STRONG>“年终奖”不能拖欠</STRONG></P>
<P>就性质而言,“年终奖”属于工资的一部分。因为国家统计局《<A href="http://law.51labour.com/lawshow-16108.html" target=_blank>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A>》第四条规定:“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一)计时工资;(二)计件工资;(三)奖金;(四)津贴和补贴;(五)加班加点工资;(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第七条也规定:“奖金是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包括:(一)生产奖;(二)节约奖;(三)劳动竞赛奖;(四)机关、事业单位的奖励工资;(五)其他奖金。”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若干具体范围的解释》第二条则进一步指出:“关于奖金的范围……(一)生产(业务)奖包括超产奖、质量奖、安全(无事故)奖、考核各项经济指标的综合奖、提前竣工奖、外轮速遣奖、年终奖(劳动分红)等。”故推迟“年终奖”的发放,无异于欠薪。而《劳动法》、《<A href="http://law.51labour.com/lawshow-84457.html" target=_blank>劳动合同法</A>》均已明确规定,工资应当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P>
<P>“年终奖”不得以实物折抵</P>
<P>《<A href="http://law.51labour.com/lawshow-42553.html" target=_blank>工资支付暂行规定</A>》第五条规定:“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代替货币支付。”正因为“年终奖”属于工资,决定了用人单位只能以人民币的形式发放。</P>
<P><STRONG>劳动者有权要求有关部门查处</STRONG></P>
<P>《<A href="http://law.51labour.com/lawshow-84457.html" target=_blank>劳动合同法</A>》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故如果用人单位拒不按照劳动合同或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发放“年终奖”,或者未按法定时间、法定方式发放,劳动者可以及时举报。</P>"/> <P>发放年终奖是用人单位的一种自主行为,目前的法律、法规并无要求用人单位发放年终奖的具体规定。故一般来说,“年终奖”的计算应根据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P>
<P>如果劳动合同或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中有明确规定,则用人单位必须按照约定或规章制度发放。当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与劳动合同的约定相抵触时,《<A href="http://law.51labour.com/lawshow-71564.html" target=_blank>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A>》第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与集体合同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不一致,劳动者请求优先适用合同约定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故必须按对劳动者有利的原则处理。如果劳动合同或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中均没有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不发,也可以根据本年度的综合经营状况以及劳动者个人年度工作表现,决定是否发放“年终奖”。</P>
<P><STRONG>休法定假应照发“年终奖”</STRONG></P>
<P>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均属于法定假。根据《劳动法》、《<A href="http://law.51labour.com/lawshow-84457.html" target=_blank>劳动合同法</A>》、《妇女权益保护法》、《<A href="http://law.51labour.com/lawshow-79964.html" target=_blank>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A>》、《<A href="http://law.51labour.com/lawshow-43832.html" target=_blank>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A>》等的规定,劳动者在休法定假期间应视为正常出勤并支付报酬,用人单位自然也就必须全额支付“年终奖”,而不得扣除。</P>
<P><STRONG>提前离职也该拿“年终奖”</STRONG></P>
<P>如果劳动合同或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中,有确定的“年终奖”数额,那么离职劳动者也应得到相应的“年终奖”。如果劳动合同和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都未规定“年终奖”,但事实上已发“年终奖”,用人单位也必须向离职劳动者发放。从司法实践上看,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法院同样会支持此类离职劳动者按照在岗时间,得到一定比例的“年终奖”。</P>
<P><STRONG>未满一年也有“年终奖”</STRONG></P>
<P>《劳动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即只要劳动合同中约定了“年终奖”或是用人单位已制定发放年终奖的具体办法,且新进入、未满一年的劳动者确已付出相应劳动,用人单位就必须按约定或比例向其发放“年终奖”。</P>
<P><STRONG>“年终奖”不能拖欠</STRONG></P>
<P>就性质而言,“年终奖”属于工资的一部分。因为国家统计局《<A href="http://law.51labour.com/lawshow-16108.html" target=_blank>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A>》第四条规定:“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一)计时工资;(二)计件工资;(三)奖金;(四)津贴和补贴;(五)加班加点工资;(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第七条也规定:“奖金是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包括:(一)生产奖;(二)节约奖;(三)劳动竞赛奖;(四)机关、事业单位的奖励工资;(五)其他奖金。”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若干具体范围的解释》第二条则进一步指出:“关于奖金的范围……(一)生产(业务)奖包括超产奖、质量奖、安全(无事故)奖、考核各项经济指标的综合奖、提前竣工奖、外轮速遣奖、年终奖(劳动分红)等。”故推迟“年终奖”的发放,无异于欠薪。而《劳动法》、《<A href="http://law.51labour.com/lawshow-84457.html" target=_blank>劳动合同法</A>》均已明确规定,工资应当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P>
<P>“年终奖”不得以实物折抵</P>
<P>《<A href="http://law.51labour.com/lawshow-42553.html" target=_blank>工资支付暂行规定</A>》第五条规定:“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代替货币支付。”正因为“年终奖”属于工资,决定了用人单位只能以人民币的形式发放。</P>
<P><STRONG>劳动者有权要求有关部门查处</STRONG></P>
<P>《<A href="http://law.51labour.com/lawshow-84457.html" target=_blank>劳动合同法</A>》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故如果用人单位拒不按照劳动合同或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发放“年终奖”,或者未按法定时间、法定方式发放,劳动者可以及时举报。</P>"/>

解读年终奖:员工提前离职也该拿“年终奖”

1 楼

“年终奖”的发放

发放年终奖是用人单位的一种自主行为,目前的法律、法规并无要求用人单位发放年终奖的具体规定。故一般来说,“年终奖”的计算应根据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

如果劳动合同或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中有明确规定,则用人单位必须按照约定或规章制度发放。当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与劳动合同的约定相抵触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与集体合同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不一致,劳动者请求优先适用合同约定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故必须按对劳动者有利的原则处理。如果劳动合同或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中均没有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不发,也可以根据本年度的综合经营状况以及劳动者个人年度工作表现,决定是否发放“年终奖”。

休法定假应照发“年终奖”

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均属于法定假。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妇女权益保护法》、《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等的规定,劳动者在休法定假期间应视为正常出勤并支付报酬,用人单位自然也就必须全额支付“年终奖”,而不得扣除。

提前离职也该拿“年终奖”

如果劳动合同或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中,有确定的“年终奖”数额,那么离职劳动者也应得到相应的“年终奖”。如果劳动合同和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都未规定“年终奖”,但事实上已发“年终奖”,用人单位也必须向离职劳动者发放。从司法实践上看,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法院同样会支持此类离职劳动者按照在岗时间,得到一定比例的“年终奖”。

未满一年也有“年终奖”

《劳动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即只要劳动合同中约定了“年终奖”或是用人单位已制定发放年终奖的具体办法,且新进入、未满一年的劳动者确已付出相应劳动,用人单位就必须按约定或比例向其发放“年终奖”。

“年终奖”不能拖欠

就性质而言,“年终奖”属于工资的一部分。因为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第四条规定:“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一)计时工资;(二)计件工资;(三)奖金;(四)津贴和补贴;(五)加班加点工资;(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第七条也规定:“奖金是指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和增收节支的劳动报酬。包括:(一)生产奖;(二)节约奖;(三)劳动竞赛奖;(四)机关、事业单位的奖励工资;(五)其他奖金。”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若干具体范围的解释》第二条则进一步指出:“关于奖金的范围……(一)生产(业务)奖包括超产奖、质量奖、安全(无事故)奖、考核各项经济指标的综合奖、提前竣工奖、外轮速遣奖、年终奖(劳动分红)等。”故推迟“年终奖”的发放,无异于欠薪。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均已明确规定,工资应当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年终奖”不得以实物折抵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五条规定:“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代替货币支付。”正因为“年终奖”属于工资,决定了用人单位只能以人民币的形式发放。

劳动者有权要求有关部门查处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故如果用人单位拒不按照劳动合同或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发放“年终奖”,或者未按法定时间、法定方式发放,劳动者可以及时举报。

2011-12-22 11:37:12
zhanyuxcv
2 楼
在民营企业,这个年终奖就无法强制了,因为签合同的里面没有此项目,完全是企业自主行为
2012-03-11 09:26:48
t4707230
3 楼
造部分民营企业,所谓的年终奖都变了质,变了称谓的年终奖还在这个范畴么?
2012-05-10 10:41:59
101010sweet
4 楼
都在发年终奖之前走的话,应该不能得到吧
2012-06-11 11:47:04
cm740202
5 楼
我们这边在发年终奖前离职的,就没有年终奖
2012-08-20 14:36:06
xuebingege
6 楼
shi
2012-08-30 13:56:14
weini9262
7 楼
在乎公司的态度
2012-09-04 11:56:04
duancw9
8 楼
看老板的态度吧!
2012-12-18 15:51:45
cm1138526
9 楼
现在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一般都会规避这类风险,很多劳动者没有劳动者权益维护意识
2013-04-08 12:36:18
yh080312yh
10 楼

IT IS OK

2013-05-20 11:29:35
xiaoguo520858
11 楼
部分企业将年终奖发放时间推迟至次年年中,是为了避免员工离职,实际上这不是保证军心稳定的根本手段。
2013-06-07 14:13:32
linxinkeer
12 楼
很多公司都不会发
2016-01-22 10:42:57
txqq_ae7793d657eff8b534ec24
13 楼
正常来讲,提前离职时拿不到年终奖的
2016-09-22 11:43:28
txqq_10ccbfaef3ddf0bcde7776
14 楼
看公司的运营情况和老板的态度吧!
2017-02-23 07:23:28
txqq_2b1bba321925c2801b0580
15 楼
提前离职一般都拿不到年终奖吧
2017-11-30 13:44:02
txqq_d69cf9fd7a39d603faf359
16 楼
在乎公司的规定和老板的态度吧,很少公司是提前离职会有年终奖的,但人性化的公司会有。
2017-12-21 17:02:29
26d224a957
17 楼
回复:1楼我们公司离职的是没有年终奖的。年终奖在2月份发,你再发之前走就没有了
2018-01-25 13:29:51
cjrysx11
18 楼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2018-06-11 17:17:21
218818299f
19 楼
回复:看公司制度吧
2018-07-29 09:36:30
tjysx123456
20 楼
要看提前多久离职,按照本年工作时间计算,合理的给出年终奖励
2018-08-22 23:03:09
gotolcy
21 楼
年终奖在第二年年中发就不错了
2018-10-24 22:04:58